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7:57:55  浏览:976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已经2011年8月18日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根据安徽省物价局、财政厅、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的通知》(皖价费〔2008〕112号)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是指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为筹集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资金所收取的费用。

第三条 凡在宿州市及各县城关镇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工业、民用和公共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均应按本办法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四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建设单位和个人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次性缴清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后,持缴费凭证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五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计征。征收标准为:

宿州市:住宅50元/平方米,非住宅(不包括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下同)70元/平方米。各县城关镇:住宅40元/平方米,非住宅50元/平方米。

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均按当地住宅收费标准的80%征收。

第六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建成区以外的建设项目,按建成区内收费标准的80%征收。

第七条 未纳入综合开发的零星建设房地产开发项目(宿州市小于5万平方米,县城关镇小于2万平方米)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标准的150%征收。

第八条 以下建设项目免征或者减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一)军事用房(不含营业性用房)、社会性福利事业用房、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二)九年义务制教育用房,幼儿园、高中、职业学校教学用房,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高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设施项目按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高等学校建设用地和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02〕33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四)对城市市区“退二进三”企业,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改建项目,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五)市政府研究决定的其他减免。

第九条 严格执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政策。符合减免条件,确需减免的,由项目建设单位(个人)申请,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和有关部门核查,并向社会公示后,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条 为支持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对经济技术开发区、京沪高铁宿州东站区、各类产业园区除商住(包括市场)开发以外的建设项目,市政府有相应优惠政策规定的,可先征后返,专项使用。

第十一条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等。

第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应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并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所征收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到同级物价部门办理《安徽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公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主动接受物价、财政、审计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规定的收费范围、标准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自立收费项目、扩大或缩小收费范围。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专门监督,违者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各级物价、财政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市物价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宿州市人民政府2007年6月21日发布的《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宿政发〔2007〕16号)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罚没收入审计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罚没收入审计暂行办法
省政府令[1995]152号



第一条 为加强对罚没收入的管理和监督,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罚没收入审计,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罚没收入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其它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处罚时所取得的罚没款;罚金和没收物资或脏物的变价款。
第四条 各级审计机关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罚没收入的审计工作。
上缴审计机关应对下级审计机关罚没收入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 审计机关对罚没收入的审计,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罚没收入收取范围、标准及使用票据的合法性;
(二)罚没收入纳入财务核算及上缴财政情况;
(三)罚没收入的验收保管制度,票据的领用、保管、核销制度,帐务处理中的衔接、结算,对帐等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第六条 审计机关对罚没收入的审计,应与行政事业单位定期审计、行业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
第七条 审计机关应将罚没收入的审计列人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报上一级审计机关备案。
第八条 审计机关对罚没收入的审计程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 审计终结后,审计机关必须将罚没收入审计工作报告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并送同级纪检监察和财政部门。
第十条 对隐满截留、挪用、坐支、拖延不缴、变相私分罚没收入或违章罚没等行为,按《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及《河北省罚没财物和脏款赃物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审计厅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5年12月20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意见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水利部《关于加强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水利部 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70年代后期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内乱采滥挖江砂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长江河势稳定,危及长江防洪和航运交通安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危害。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各省(市)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大了对长江河道采砂的治理力度,采砂秩序已有所好转。但是,在
有些河段非法乱采滥挖江砂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此,国务院领导同志十分重视,要求采取断然措施,彻底解决长江中下游河道乱采滥挖江砂问题。为加强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保障长江防洪和航运交通安全,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经商交通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
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长江中下游各省(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加强对河道采砂的组织领导和统一管理。为根治乱采滥挖江砂问题,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除长江航道局进行正常的航道维护性疏浚以及经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的为整修长江堤防而进行吹填固基的采砂外,
其他采砂活动一律停止。长江中下游各省(市)人民政府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本省(市)境内长江河道的采砂活动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彻底取缔非法采砂活动。治理整顿工作结束后,将治理整顿总结报告报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和交通部备案。
二、为确保长江防洪安全、每年的长江汛期(6月1日至9月30日),严禁在长江中下游河道内的一切采砂活动。长江中下游各省(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做好江砂的禁采工作,发布公告,做到令行禁止。根据河势情况和河道管理的需要,各省(市)人民政府可决定对本省(市)范围
内的长江河段扩大禁采期直至实行全年禁采。
三、非禁采期的长江中下游采砂活动,必须服从长江河道(航道)整治规划、防洪需要和通航安全的要求。要严格管理,实行河道采砂审批许可制度,并实施采砂总量控制。
凡是申请在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必须报经各省级河道主管部门批准(涉及省际边界河段必须报经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涉及航道的由河道主管部门会同航道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河道采砂批准证书(河道采砂许可证)。申请人凭河道采砂批准证书(河道采砂许可证)和长江水
上安全监督管理主管机关办理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到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涉及省际边界河段的到国土资源部)办理采砂审批登记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后,方可进行采砂活动。
各省(市)境内河段采砂的审批和发证情况应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国土资源部备案。严禁无证采砂。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及违法采砂的处罚由水利部门牵头负责,交通、国土资源、公安部门积极配合。
四、长江中下游各省(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各自管辖河段的河道采砂监督管理工作,积极配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做好长江河道采砂的宏观管理和协调工作,积极配合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做好采砂作业的通航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措施,保障长江河道的防洪安全和航运交通安
全。



2000年6月8日